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主页 > 期刊导读 >

与大地同化的精神景观

巫卫东/夏河正月 中国画200cm×120cm2006年

巫卫东

1967年生于河南。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兰州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 陈卫国 /黄河以西——流 布面综合材料 120cm×180cm2018年

↓ 陈卫国 /黄河以西——窟 布面综合材料 120cm×180cm2018年

欣赏陈卫国的作品,就像看一棵大树的剖面,有关生命与记忆的沧桑历史、抱负气象,赫然在目,一圈一圈,质地细密,轮廓清晰,看似在无边的寂静中纹丝不动,但自有一种内生力量不易察觉地在暗中透着一种绵绵不绝的劲道,在画中散发为旷远、宏大、深邃而厚实的块面、色彩和线条,刻着时间的印痕、地理的品质、文化的内涵。从中可以看出,对于陈卫国这一代画家来说,脱离生存环境的创作是不可想象的。其可贵之处就在于这种景观不是视觉的,不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外在和局部,而是通过内听内视和直觉获得的一种非现实的完整、绝对和永恒之美。也就是说,他的《黄河以西》系列、《祁连山》系列、《青海长云》系列,尽管形式感很强,但绝非刻意为之,一幅幅都是心灵多棱镜的折射面,是立于文明源头的精神意象,说得彻底点,是一种鸿蒙初辟时的“大地艺术”景观。

在生命哲学家柏格森的哲学术语中,时间和变化是尤为重要的两个概念,他强调直觉和本能对于理智的主导地位,认为美和艺术应该建立在生命之生成转化的历史性根基上。没有时间的延续,就没有转变和生成;没有转变生成也就没有生命,没有自然。在陈卫国的画中,标示着大地万物的分际线以及“河流”“路”“城”“塔”等,都是“时间的延续”,都是生命自身的生成“表现”。表现性绘画让陈卫国最大的受益有两点:一是他找到了基于直觉和强烈主观精神的属于自己的简洁、抽象的艺术语言,促使他采取逆生成的方式,用减法而不是加法,剥离遮蔽,去伪存真,回溯或直抵事物的本真状态;二是赋予他独特的“悬视万物”、散点透视的“宇宙之眼”,这样的大视野可以“深入太古”“接通天地”。因此,陈卫国的画面构成不存在异质空间,而是由不同块面、色彩组合而成的空间实体,在这种元气充沛的视觉空间中,存在着一个未被理智切割的大我,一个永远保持着自身绵延的强健主体精神。

西部广袤、深沉、朴素,历史厚重,土地贫瘠,具有一种天高地远的苍凉感。陈卫国的画面色彩以灰白为主,采用赭石、橘红等西部山水的固有色,以特定的符号和肌理效果加深画面语言的精神层次,尤其是《黄河以西》系列作品,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形象概括力,在与物同化中,构图追求奇正之变和抽象表现,以此来表达以黄河为代表的民族精神。总之,在陈卫国这里,本色的油画语言和所要表达的东西,无不具有很强的辨识度,而且蕴含着摄人魂魄的非常大的文化气势,决定了他特殊而非凡的视觉经验。

↑陈卫国/黄河远去 布面综合材料120cm×180cm2016年

↓陈卫国/黄河以西—— 塔 布面综合材料120cm×180cm2018年

↑陈卫国/靖边— 古柳 布面综合材料80cm×100cm2018年

↓陈卫国/靖边— 水之一 布面综合材料60cm×80cm2018年

陈卫国 /新疆古丝路-1 综合材料 32cm×41cm2019年

陈卫国 /新疆古丝路-2 综合材料 32cm×41cm2019年

陈卫国 /新疆古丝路-3 综合材料 32cm×41cm2019年

陈卫国 /新疆古丝路-5 综合材料 32cm×41cm2019年

陈卫国

1967年生于甘肃陇西

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副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巫卫东/夏河正月 中国画200cm×120cm2006年巫卫东1967年生于河南。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兰州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陈卫国 /黄河以西——流 布面综合材料 120cm×180cm2018年↓ 陈卫国 /黄河以西——窟 布面综合材料 120cm×180cm2018年欣赏陈卫国的作品,就像看一棵大树的剖面,有关生命与记忆的沧桑历史、抱负气象,赫然在目,一圈一圈,质地细密,轮廓清晰,看似在无边的寂静中纹丝不动,但自有一种内生力量不易察觉地在暗中透着一种绵绵不绝的劲道,在画中散发为旷远、宏大、深邃而厚实的块面、色彩和线条,刻着时间的印痕、地理的品质、文化的内涵。从中可以看出,对于陈卫国这一代画家来说,脱离生存环境的创作是不可想象的。其可贵之处就在于这种景观不是视觉的,不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外在和局部,而是通过内听内视和直觉获得的一种非现实的完整、绝对和永恒之美。也就是说,他的《黄河以西》系列、《祁连山》系列、《青海长云》系列,尽管形式感很强,但绝非刻意为之,一幅幅都是心灵多棱镜的折射面,是立于文明源头的精神意象,说得彻底点,是一种鸿蒙初辟时的“大地艺术”景观。在生命哲学家柏格森的哲学术语中,时间和变化是尤为重要的两个概念,他强调直觉和本能对于理智的主导地位,认为美和艺术应该建立在生命之生成转化的历史性根基上。没有时间的延续,就没有转变和生成;没有转变生成也就没有生命,没有自然。在陈卫国的画中,标示着大地万物的分际线以及“河流”“路”“城”“塔”等,都是“时间的延续”,都是生命自身的生成“表现”。表现性绘画让陈卫国最大的受益有两点:一是他找到了基于直觉和强烈主观精神的属于自己的简洁、抽象的艺术语言,促使他采取逆生成的方式,用减法而不是加法,剥离遮蔽,去伪存真,回溯或直抵事物的本真状态;二是赋予他独特的“悬视万物”、散点透视的“宇宙之眼”,这样的大视野可以“深入太古”“接通天地”。因此,陈卫国的画面构成不存在异质空间,而是由不同块面、色彩组合而成的空间实体,在这种元气充沛的视觉空间中,存在着一个未被理智切割的大我,一个永远保持着自身绵延的强健主体精神。西部广袤、深沉、朴素,历史厚重,土地贫瘠,具有一种天高地远的苍凉感。陈卫国的画面色彩以灰白为主,采用赭石、橘红等西部山水的固有色,以特定的符号和肌理效果加深画面语言的精神层次,尤其是《黄河以西》系列作品,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形象概括力,在与物同化中,构图追求奇正之变和抽象表现,以此来表达以黄河为代表的民族精神。总之,在陈卫国这里,本色的油画语言和所要表达的东西,无不具有很强的辨识度,而且蕴含着摄人魂魄的非常大的文化气势,决定了他特殊而非凡的视觉经验。↑陈卫国/黄河远去 布面综合材料120cm×180cm2016年↓陈卫国/黄河以西—— 塔 布面综合材料120cm×180cm2018年↑陈卫国/靖边— 古柳 布面综合材料80cm×100cm2018年↓陈卫国/靖边— 水之一 布面综合材料60cm×80cm2018年陈卫国 /新疆古丝路-1 综合材料 32cm×41cm2019年陈卫国 /新疆古丝路-2 综合材料 32cm×41cm2019年陈卫国 /新疆古丝路-3 综合材料 32cm×41cm2019年陈卫国 /新疆古丝路-5 综合材料 32cm×41cm2019年陈卫国1967年生于甘肃陇西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