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主页 > 综合新闻 >

半岛政前方丨城市荣光!两人入选,在青院士已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崔璞 高书华

人类最远的使者——旅行者一号历经40多年的星空航行,已经离地球230亿公里开外。而人类最深的使者——深海探测器还无法在多米深马里亚纳海沟畅行。与遥不可及的星空相比,人类对近在咫尺的大海的探索,还存在着诸多空白。

但海洋是宝藏、是粮仓、是药库,这已成为共识。当前,面向海洋领域的科技研发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突破口。

11月9日,《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发布,到2035年,山东要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生态优良、海洋文化先进、海洋治理高效的海洋强省。其中,青岛被赋予了“一核引领”的重大使命,这与青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可谓是双向加持。

11月18日,又有重磅好消息。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青岛有2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员王军成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

这两位院士的研究方向均为海洋领域,这与青岛海洋中心城的定位又是同向叠加,未来会如何推动、扩大青岛的海洋产业优势,实在值得期待和畅想。有一点可以肯定,以此次院士评选为契机,青岛的涉海研究成果大爆发指日可待。

1

两位院士都是涉海专家

2021年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分别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青岛新入选2名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王军成研究员增选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研究员增选为农业学部院士。截至目前,在青院士达到66人,其中,住青院士36人,聘任院士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9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2人,海外聘任院士5人。

青岛新当选的两位院士,研究方向都和海洋科技有关。

王军成院士1952年出生,197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进入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工作,历任海洋资料浮标技术研究室主任、所长、山东省科学院副院长。现任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

长期从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与仪器装备研制,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军工科研项目10余项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突破了海洋监测浮标系列关键技术,构建发展了海洋资料浮标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海洋浮标的系列化、产品化,支撑建设了国家海洋环境浮标监测网。

王军成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等奖励。

基于他为发展我国海洋监测仪器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士等荣誉。

陈松林

陈松林院士1960年出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鱼类基因组学、基因资源发掘和分子育种、性别决定和性别控制、细胞培养和种质冷冻保存等。先后主持国家863、97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山东省良种工程等项目40多项。

在其研究领域里,填补了诸多空白,取得了多项位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为水产企业突破了难以逾越的难关,打破了生产的瓶颈,给产业的发展带来科技动力。

陈松林领衔完成了半滑舌鳎和牙鲆等6种海水鱼类全基因组解析,发现半滑舌鳎雌性特异分子标记和雄性决定基因,揭示鲆鳎鱼类性别决定和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建立了鲆鳎鱼类基因资源发掘和分子育种的技术体系,建立了鲆鳎鱼类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和基因组编辑技术;发明半滑舌鳎高雌性苗种制种技术;发明鱼类精子冷冻保存实用化方法,建立30多种海淡水鱼类精子冷冻库;发明鱼类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突破海水鱼胚胎冷冻保存技术难关;建立23个鱼类细胞系;育成牙鲆新品种2个和罗非鱼新品种1个。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排名1)、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2)。

2

加码海洋中心城建设

深蓝幽邃,未解之谜众多,未知领域众多,对人类而言危险又神秘,但它同样因可以攻克的空白领域众多而潜力无限。诸多前沿尖端成果从填补空白到行业翘楚,都少不了院士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