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乡村气象新
风景如画的乡村美景。 徐文革/摄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省,几十年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的粮食。如今成为我国产粮第一大省,在农业农村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取得新突破。
长期以来,同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村一样,环境治理问题是一个制约黑龙江农村农业发展的难题。一提到农村,给人的印象总是又脏又乱。一下雨,小路便成为了泥泞不堪的“水泥路”,山上杂草丛生,难以觅路……而现在,通过多年来的综合整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成果喜人。如今,一提到黑龙江省乡村,人们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青山绿水……环境改善,让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一个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生态村呈现世人面前。
环境整治助力乡村实现“美丽蜕变”
农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环境保障。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发展以损坏环境与资源为代价,严重影响我国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通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计划,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取得新突破。
在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70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使这里的农民“站起来”,从此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告别了饥饿和压迫;40年前,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让这里的农民“富起来”,昔日贫困村跨越发展成远近闻名的“亿元村”。在经济上走上富裕道路的同时,元宝村农村环境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了黑龙江省农村环境整治的丰硕成果。元宝村村民赵俊生动情地说:“现在农村生态环境和从前相比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元宝村从几年前就开始实施生活垃圾统一处理,为农户统一配备分类垃圾桶、屯屯都设了保洁员和环境巡逻车等。尤其是退耕还林这一块,元宝村更是走在了前面。据介绍,早些年元宝村由于持续过度开垦,植被受到破坏。每年大雨裹挟着泥沙呼啸而下,不但冲跑了庄稼,连山路也被冲垮。看着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15年前,村党支部书记张宝金带头下定决心:退耕还林。张宝金当时还给元宝村的村民们算了一笔账,退耕还林不仅能防风护坡,15年后,每年能采伐木材5000立方米,经济和环境两手都硬气了。那些年,元宝村的村民,男女老少都上山,扛苗、挖坑、种树。如今,林涛阵阵、绿树成行,村里的人工林已超万亩。
洁白的院墙,整齐气派的大门,水泥路旁盛开的鲜花……在面貌一新的元宝村,你整个身心都会舒展开来,是农村环境整治让这个经济早已致富的小村庄更加贴上了美丽的标签,给村民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憧憬。
在素有“恐龙之乡”的嘉荫县,距离县城13公里的红光乡燎原村近年来将村屯环境、设施管护、卫生整治等作为专项行动全力推进,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村民保持庭院整洁,将农机具摆放规范,柴草堆放整齐,室内环境保持清洁卫生,不断深入推进农村改水、改路、改厨、改圈、改厕等工作。以前脏乱差的环境彻底改变了,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国家4A级旅游景区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就坐落于燎原村大磙沟腹地,乘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燎原村整合了汪家大院、荷花渔村、凤翔山庄等旅游服务资源,打造了旅游餐饮服务区。2018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00余万元。乡村环境好了,旅游热度高了,村民致富快了,环境的改变撬动的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杠杆。
农村环境治理,要不断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自觉意识。为了便于农户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铁力市年丰乡永丰村专门购置了130个专用垃圾桶,无偿发放给农户使用。村里还制作了垃圾处理示意牌让村民挂在门前,“红色”表示是有垃圾回收,“蓝色”表示为无垃圾回收,垃圾处理员每天定时巡逻查看,一目了然。为积极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永丰村建成了铁力市第一个阳光堆肥房,垃圾处理员将上门收取的垃圾运送至堆肥房内,对可回收的垃圾喷洒药剂,利用化学作用进行堆肥处理,以实现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切实改善农村环境。为此,永丰村还制定了垃圾分类积分标准,对垃圾分类意识强且分类较好的村民给予绿色积分,村民可凭借积分数量在积分超市兑换相应价值的生活用品。在铁力,不只永丰村,还有北兴村、前进村等众多村庄,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五分钱工程”、集中厕改等举措改善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